我和堂妹考入同一所大學(xué),離家很遠。
媽媽拿不定生活費的事兒,發(fā)帖求助網(wǎng)友。
“女兒考上了海市大學(xué),一個月拿多少生活費合適?求建議!”
堂妹卻說只需六百的生活費,更揚言能存下不少。
一早了解過當(dāng)?shù)叵M水平的我正要說話,卻只看見一行行字出現(xiàn)在我眼前。
【不虧是我們女主寶寶,就是有實力!】
【不像那個惡毒女配,拿著每月六百的生活費還得了胃癌,快點死吧,我還想看女配死后,堂妹和媽媽親情救贖呢!】
惡毒女配?胃癌?
我冷笑。
這樣偏心的媽媽,我不要也罷。
1
我打開手機,看見媽媽的帖子下不少網(wǎng)友支招。
[海市是一線城市,花銷肯定比其他地方多。]
[建議姨姨可以先了解一下學(xué)校附近的物價再決定應(yīng)該拿多少生活費哦。]
更有不少本校學(xué)生評論。
[學(xué)校食堂的物價不算很貴哦,但是平時吃點水果什么的,再加上衣服、日用品,還有社交,一個月最好是在1500以上。]
[是這樣的,我一個月2000都還不夠用呢。]
看著這些正常的評論,我松了口氣。
余昭之前說只需六百的生活費,更揚言能存下不少。
一早了解過當(dāng)?shù)叵M水平的我正要說話,卻只看見一行行字出現(xiàn)在我眼前。
【不愧是我們女主寶寶,每個月六百生活費還能在海市闖出一番事業(yè)】
【女配其實真挺慘的,那么點錢我都不知道該怎么活】
【那是她不夠努力好嗎?女主寶寶才只要六百一個月怎么就能活得那么好!】
……
從彈幕中我得知,這是一個親情救贖類型的小說。
接下來我會反駁余昭,可媽媽卻對她的話堅信不疑。
最后在余昭的“好心”下,媽媽大發(fā)慈悲地拿出七百作為我的生活費。
海市消費高,七百元甚至連吃飯都成問題。
饑一頓飽一頓的日子下,我得了胃癌。
我哭著回家,想要治病。
可媽媽卻滿臉厭惡。
“你堂妹六百都能生活得這么好,我還多給了你一百,你裝什么???要錢沒有,你要是真得病了,就去死!”
沒錢醫(yī)治,不過兩個月,我真的死了。
死后,媽媽才意識到自己的錯。
可我已經(jīng)死了。
于是,她把對我的愧疚全部都彌補在余昭身上。
從小就失去雙親的余昭和經(jīng)受喪女之痛的媽媽實現(xiàn)雙向救贖。
開什么玩笑?這是親情救贖?
這分明是恐怖小說好嗎?
彈幕過于詭異,我不太敢相信。
“媽,海市消費水平挺高的,一個月六百會不會太少了?委屈了我沒關(guān)系,但是要是委屈了堂妹,大伯和伯母知道了會很難受吧?”
我故作為難。
十五年前,家里失火。
大伯和伯母為了救我們一家永遠離開了,只留下小小的余昭。
爸媽很愧疚,一直將余昭養(yǎng)在家里。
從那之后,家里一切東西都默認要先給余昭。
只有她不要的,才是我的。
可惜,我可不是大冤種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