次日清晨。
八路軍386旅新一團駐地,張家莊。
一支規(guī)模相當小的運輸隊,赫然出現(xiàn)在兩里路外——僅僅兩輛木輪板車,一輛車配兩人,前面的拉,后面的推。
加上高遠在內(nèi),統(tǒng)共五人隊伍。
板車上所拉的軍火清晰可見,正是那100支53式步騎槍,還有那8000發(fā)子彈。
槍支都是由長期儲備轉入啟封后的狀態(tài),槍油之類的也已經(jīng)全部處理過,隨時可以投入戰(zhàn)斗。
數(shù)量貌似不算多。
此時呈現(xiàn)在兩輛板車上,卻堆的鼓鼓囊囊的。
一支53式步騎槍少說也有三四公斤,對應的一顆7.62毫米子彈咋的也有二三十克。
全部重量加在一塊,也有六七百公斤。
若是沒有這兩輛板車,僅憑人力,還真不好帶過來。
而這支相當簡單的運輸隊,則正是系統(tǒng)運輸物資給新一團的獨特方式——以融入當下環(huán)境的合理方式運輸。
不多時,高遠一行拉著裝備抵達張家莊附近。
一大早就起來在團部等消息的李云龍,正巴巴地望著,通信兵匆匆趕來,滿臉喜悅地說送軍火的來了。
李云龍頓時大喜,叫上張大彪便往村口趕。
很快到了地方,一眼便望見高遠等五人隊伍,以及拉著軍火的那兩輛板車。
“還真來了!”張大彪表示驚喜,粗中有細的他同時又有些疑惑:“團長,咱們不是把偵察哨都放出去了嗎?
這運輸隊都到咱眼皮子底下了,咋一點消息沒有?”
李云龍點點頭,此事的確有古怪。
雙方碰面后。
李云龍的目光落在兩輛板車所拉的槍支彈藥上,歡喜的幾乎挪不開,激動之余,這才問了一句:
“高老弟,你們這是走哪條路過來的?咋一點動靜都沒有,突然就到了村口了?”
高遠面不改色地笑道:“李團長,您這就說笑了,這到處都是鬼子的封鎖線,要是我們運輸隊連這點隱藏行蹤的能耐都沒有,那還做什么軍火買賣?”
“厲害厲害!”
李云龍連聲稱贊,心底則打定了主意,回頭就加強警戒——這駐地保衛(wèi)工作方面絕不能有任何漏洞。
接著熱情地拉著高遠就往團部走,還一面招呼其他四人。
但四人并沒有說話。
高遠解釋說:“這些都是我們軍火公司特別培養(yǎng)的運輸人才,身份非常保密,不讓和買家有任何接觸,還請李團長見諒!”
李云龍點了點頭。
高遠招呼了一聲,四人便把裝備彈藥全部卸貨之后,拉著空板車往回走。
不信邪的李云龍還暗中吩咐張大彪,讓偵察哨那邊盯著點兒,看他們走的是哪條運輸線。
結果說是四人運輸小隊,拉著兩輛空板車走在大山里,很快就不見了蹤影。
李云龍因此越發(fā)驚嘆于高遠背后組織的能量驚人。
當然,這都是后話了。
……
新一團臨時團部小院里,100支步槍,以及由木制子彈箱所裝,每箱500發(fā),一共16箱,統(tǒng)共8000發(fā)子彈,擺的整整齊齊。
清點過數(shù)量的張大彪沖著李云龍點了點頭:“團長,一點也不少!”
哈哈——
李云龍笑道:“高老弟,你可真是個說到就能做到的痛快人兒呀!”
他說著,這才迫不及待地看向這批裝備。
隨即眼前一亮,驚訝道:
“水連珠!!!好槍啊這這!”
作為一名軍火商,高遠自然是做過功課的,53式步騎槍其實也就是仿制蘇軍的莫辛-納甘步槍。
蘇方援助過八路軍,所以八路軍將領們大多也都認識,見過同時期的這款莫辛-納甘步槍。
因為這種槍主要是走水路運輸,再加上射擊時清脆連貫的聲音特點,在八路軍隊伍里常常有一個接地氣的稱呼:
“水連珠!”
而仿照莫辛-納甘步槍生產(chǎn)的53式步騎槍,其實在整體的樣式上,和莫辛納甘步槍很相似。
也難怪李云龍會認錯。
高遠同時拿起一支53式步騎槍,他發(fā)現(xiàn)系統(tǒng)對該槍支已經(jīng)進行過模糊處理——什么生產(chǎn)標識,型號規(guī)格,以及其他輔助信息,全部被抹除掉了。
這倒是省了很多麻煩。
高遠也開始了較為專業(yè)化的介紹:“李團長,這款步槍的確和蘇方的莫辛納甘步槍很相似,但并非是同一款。
相對來說,它更適合咱們國人作戰(zhàn)使用。
它的可靠性很強,結構簡單,裝配零件少,能夠適應各種惡劣作戰(zhàn)環(huán)境,尤其是保養(yǎng)維護簡單,就是新兵也能迅速上手。
有效射程為400米,表尺射程可以達到1000米,在中遠距離的射擊中精度極為穩(wěn)定,使用的是7.62毫米子彈,威力相對于鬼子的6.5毫米彈要大得多。
另外它使用的是四棱刺刀,刺刀本身材質很輕,加上全槍重量也還不到8斤,攜帶和作戰(zhàn)中也會是一大優(yōu)勢?!?/p>
李云龍和張大彪聽得兩眼冒金光,已經(jīng)迫不及待的上手試了起來。
李云龍最感興趣的是那四棱刺刀,他是個白刃戰(zhàn)的行家,一眼便看出了其中的門道。
連連驚嘆道:“水連珠咱見過,早聽說它搭配的四棱刺刀厲害,但是還真沒摸過。
這家伙可夠鋒利的,捅過去傷口又深又大,這要是在白刃戰(zhàn)中,隨便一下子可就夠小鬼子喝一壺的!”
高遠繼續(xù)說道:“另外就是說好的這8000發(fā)子彈了?!?/p>
李云龍溫柔地撫摸著擺得整整齊齊的子彈箱,眼睛都笑沒了。
新一團剛成立那會兒,他跑去旅部找旅長要裝備,結果被罵了一通,愣是一顆子彈也沒要到。
聽說當初整個386旅成立的時候,師部也就給核發(fā)了8000發(fā)子彈。
眼前這批子彈的珍貴,可見一斑。
張大彪則是佩服自家團長眼光獨到。
僅僅1500大洋,這么大批的軍火,還真給搞到手了!
高遠表示:“李團長,張營長,你們不妨驗驗貨,可以試射兩發(fā)!”
李云龍大手一揮,相當豪氣地說道:“試射就不用了,你高老弟送來的裝備我放心。
這子彈留著得打鬼子用,就是試手,也得拿小鬼子的狗命來試。”
他說著,又有些不好意思地搓了搓手:
“實不相瞞,高老弟啊,你那剩余的大洋,我還差點,但是我保證,打完這一仗就有了。
不知道高老弟有沒有興趣參觀一場戰(zhàn)斗?!?/p>
高遠點了點頭:“求之不得,只是參觀就不必了……李團長,我也想?yún)⒓舆@場戰(zhàn)斗!”
聞言,李云龍先是一愣,隨即大笑道:
“好小子,痛快!”
“那咱們就這么說定了!”
他話鋒一轉:“但是有個前提,高老弟你得時刻待在我身邊,戰(zhàn)斗序列放在最后,你要是再出了什么岔子,那咱老李可真是虧大了!”
高遠沒有拒絕李云龍的好意。
他雖然當過幾年兵。
但有句話說的好,沒有上過戰(zhàn)場的兵,永遠都是新兵。
他還沒有托大到真能比過這些英勇無畏的革命先烈們,痛殺小鬼子的地步。
新一團,團部。
李云龍召集干部們,商議怎么再打鬼子一場伏擊戰(zhàn)。
老李戰(zhàn)術思維極為靈活,他在分析過情況之后當即提出:“一天前,咱們在小王溝伏擊鬼子的小隊,可是吃了大虧。
20多號同志壯烈犧牲。
他娘的,這個仇不能不報。
我看也不用花什么心思琢磨換什么地方了,就在老地方,小王溝,再伏擊他鬼子一場。
咱新一團總得把場子找回來!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