——不過他們的人工智能感覺確實蠻智能的,都會自動識別使用者的情緒了
——但我感覺也不像是智能,更像是一種監(jiān)視吧
——?嘿,各位我回來了,雖然才看了680條條例,但是我還是想提前來分享一下。知道嗎?這個世界的疾病傳播居然也是AA制的!
——什么情況?
——兄弟細說
——?就是如果你是第一個病例,那么首個和你接觸過的人就會得到你身上的一半的病毒、細菌、真菌、變異細胞,很神奇吧!連病毒和細菌都是均分一樣地傳播。
——那如果是某類X病毒呢?
——?也是一樣的,比如某個人找小雞,或者鴨子,一旦對方身上攜帶了X病,而你還跟他/她深入交流了,那么他/她身上的病原體會有一半通過深入交流進入你的體內(nèi)。
——這個世界還真是規(guī)范哈,連這玩意都能AA?
——?可不是嘛,我當時看的時候也震驚了,那他們的技術(shù)也真是好到?jīng)]邊。
——那如果某人外遇,作為他/她的枕邊人還真是防不勝防。
——確實,那真是遭罪了
——?不過比較可惜的是,這樣的案例其實對他們而言很少見,一般病原體只要出現(xiàn)就會被消殺掉,他們的疾病識別系統(tǒng)也算是厲害了,會自動清除掉這個病原例,醫(yī)院都很少有提到。
——那還真是替這位兄弟高興呢,不會有疾病傳染,連藥都不用吃。
——?倒也不是,還是要吃藥的,畢竟也怕被消殺掉。
——不用擔(dān)心,李科啊,我認識,初中同學(xué),那會兒,他有點難評,聽他前室友說,那時就找過小雞了。所以啊,如果他運氣不好,他一定會感病的
——那祝他好運吧,畢竟本性難移!
…
咚咚咚
忽然響起的敲門聲驚到了李科,伴隨而來的是林安禾隔著門板有些不太清晰的聲音
“李先生,可以出來吃午飯了”
“哦,好的,就來”
李科也不再為這些所謂的付費制苦惱,打算先去吃飯飽腹。
他就奇怪剛才為什么幻聽了,老是有咕嚕咕嚕的聲音,原來是催飯鈴響了。
取上手機就開門往外走。
繞過客廳,拐進就餐區(qū)。
木制的方桌上擺著簡單的三菜一湯、蒸飯的電飯鍋內(nèi)膽和兩副碗筷。
酸辣土豆絲、糖醋里脊、魚香肉絲、絲瓜蝦米紫菜湯。
全都色香味俱全,沒有糊的。
勾得李科感覺自己胃里好像有饞蟲似的,咕嚕聲更響亮了。
“抱歉,我有點餓了所以才…”
見林安禾眼睛一眨不眨地盯著他的肚子看,李科有點難為情地撓撓頭,解釋著,試圖緩解尷尬。
“沒事,餓過了這樣很正常,我也會有的,快來吃吧,對了,按照協(xié)議里商量的,等下吃完,碗要你洗哦,李先生。別忘了”
說著林安禾就拉開其中一把椅子,坐在方桌的一側(cè),開始自顧自盛飯吃菜。
李科則坐到另一側(cè)取飯勺盛飯。
林安禾忙著自己吃飯,沒注意李科是否在邊看手機邊吃飯。
這很重要,畢竟協(xié)議里由李科規(guī)定的條例。
如果是提出者自己違規(guī)的,那也算違規(guī),更何況這樣吃飯對身體也會有影響。
比如吃的少了,餓得快了,要啃零食了。是一連串的問題。
飯桌上很安靜,沒有說話的聲音,沒有吧唧嘴,基本上就是夾菜的聲。雙方都沒有交流。
一吃完飯,林安禾放好碗筷就回自己房間去了,根本沒有同李科有什么交流。
等李科吃完呢,桌上就剩下空盛具、筷子和骨頭。
“嗝”
“怪好吃的,跟我媽做的有的一拼,以后都讓她做吧”
雖然吃完了,不過李科坐在椅子上沒有動。
按他的想法,吃完飯哪有動的道理,當然是坐著消消食,才好。
可能當時忙著看飯了,也沒注意林安禾的話,一吃完飯就跟大爺似的癱著。
然后他也沒管,就也回自己房間了。
桌上的剩余雖然少,但,也還是有點醬汁、骨頭的。放著,就那么放著,沒過一會兒就有蒼蠅在周圍飛,或者停在哪個位置搓腿。
'他真是悠閑吶,太不遵守規(guī)則了'
'沒事,后續(xù)可以多玩玩他,本來就是給你當玩具的'
簡單清理過的林安禾正坐在床邊的椅子上透過桌上的平板,觀看餐廳的監(jiān)控。
李科的一舉一動都盡收眼底。
'你說等下我餓了,怎么辦?',林安禾同某個聲音聊著。
'沒事你有零食呢,而且等下我可以給你空投外賣,等會兒會放在你房間的陽臺的'
'反正我餓不著,就看他餓不餓嘍!'
說完林安禾笑著躺到床上,眼罩一戴,開始美美地睡午覺。
至于李科在干嘛呢?
一回到房間,他就開始查自己這個身份云支付的可用資金。
綁定了三張卡,每張里都至少有20w。
“感覺還不錯,比我自己有的翻了一倍,比當時自己過應(yīng)該舒服很多。”
看著手機里顯示的余額,李科美得不要不要的。
美了一會,忽然想到該找找那個結(jié)婚協(xié)議了。
然后剛躺下沒多久的人忽然鯉魚打挺,在房間里東翻翻西翻翻。
——感覺這個直播好沒趣啊,搞半天,就沒見什么正經(jīng)事,溜了溜了
——誰說不是啊
也許是小e看到了彈幕的吐槽、流失的觀眾,又或者本來就可能有幾個特攝鏡頭。
本來直播鏡頭正衷實地記錄著李科的身影,忽然一個拉近,對焦到了李科剛翻出來的婚前協(xié)議上。
封面上赫然是李科和林安禾的簽名和手印。
翻過封面,就直接是雙方需要遵循的準則。
準則一:由于雙方名字字數(shù)不一,在李先生所要求的,不得在公眾場合稱呼他為老公的前提下,往后林女士均只能稱呼李先生。同時,李先生也只能稱呼林女士。
準則二:居住房子雙方各出一半資金,各自住各自的區(qū)域,除非需要備孕,則住共同房間
準則三,家務(wù)輪換制,做飯輪換制,子女照顧輪換制
準則四:不需要準備彩/聘禮,也不需要準備嫁妝。雙方不得使用對方的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