鬼陵圖一 古畫迷蹤金陵城的古玩市場總是熱鬧非凡,每逢周末,
這里就擠滿了淘寶的人和看熱鬧的游客。我是個民俗學教授,
平時最大的愛好就是來這里轉(zhuǎn)轉(zhuǎn),看看能不能淘到些有趣的民間藝術(shù)品。那個周六的午后,
陽光透過老槐樹的葉子灑在青石板上,形成斑駁的光影。在一個不起眼的角落,
有個白發(fā)老人擺著個小攤,上面零零散散放著幾件瓷器、銅錢和一些舊書畫。
我的目光被一卷泛黃的畫軸吸引住了。“老先生,這畫能看看嗎?”我蹲下身問道。
老人點點頭,眼神有些渾濁,卻透著一絲說不清的銳利。他小心翼翼地將畫軸展開。
畫是絹本的,顏色已經(jīng)有些暗淡,但筆觸精細,描繪的是一座依山而建的陵墓。
陵前的神道兩側(cè)立著石人石馬,雕刻得栩栩如生。然而奇怪的是,
這些石雕的臉上都帶著詭異的笑容,不像尋常陵墓該有的莊嚴肅穆?!斑@畫有點意思,
”我說,“什么來歷?”老人搖搖頭:“祖上傳下來的,不知道具體出處。您要是喜歡,
就給個合適的價錢吧。”我仔細端詳著畫作,越看越覺得不尋常。畫中的陵墓布局精巧,
雖然有些地方已經(jīng)褪色,但仍能看出畫家技藝不凡。最令我好奇的是那些石雕的表情,
那種笑容既不像是慈悲,也不像是威嚴,倒像是...嘲諷?“五百怎么樣?”我試探著問。
老人笑了笑:“您是個識貨的,這畫不止這個數(shù)。但看您有緣,就拿去吧?!苯灰淄瓿珊螅?/p>
老人慢慢卷起畫軸,遞給我時突然說了一句:“記住,燈下看畫,別有洞天?!蔽毅读艘幌拢?/p>
還沒反應(yīng)過來,老人已經(jīng)收起攤子,蹣跚著離開了。二 鏡像之謎回到家中,
我將畫掛在書房墻上,越看越覺得那些石雕的笑容令人不安。忽然想起老人那句話,
“燈下看畫,別有洞天”。我取下畫,走到臺燈前,小心地將畫對著燈光。
令人震驚的事情發(fā)生了——在光線透射下,畫中竟然顯現(xiàn)出第二層圖像!
原本的陵墓畫面變得半透明,底下是一群舉著火把的人,正沿著墓道向陵墓深處走去。
這些人穿著民國時期的服裝,顯然是盜墓者。更讓我毛骨悚然的是,為首的那個人的背影,
無論身高、體態(tài)還是走路姿勢,都和我一模一樣!我猛地將畫拿開,心跳加速。這怎么可能?
一幅清代古畫,怎么會有我的背影?冷靜下來后,我再次將畫對準燈光仔細查看。
第二層畫面是用特殊顏料繪制的,只有在強光透射下才能顯現(xiàn)。畫技與表層一致,
應(yīng)該是同一人所為。盜墓者一行共五人,每人手中舉著火把,正小心翼翼地向前探索。
墓道兩側(cè)的壁畫隱約可見,與表層畫面的陵墓格局相符。我翻出放大鏡,
仔細研究那個為首的背影。確實,連我右肩稍微前傾的習慣性姿勢都被精確地畫了出來。
這不可能是巧合。一夜無眠。第二天,我?guī)е嬋フ乙晃焕吓笥眩?/p>
市博物館的書畫鑒定專家老周。“喲,這畫有意思!”老周一看就來了精神,
“絹是清中期的,墨色和顏料也都對得上。但這雙層畫法倒是少見。
”他將畫放在特制的燈箱上,當?shù)诙赢嬅骘@現(xiàn)時,也不由得嘖嘖稱奇?!澳憧?,
”他指著畫中盜墓者舉著的火把,“這用的是特殊的磷光顏料,平時看不出來,
透光時才能顯現(xiàn)。古人有時用這種方法記錄秘密?!薄暗菫槭裁磿形业谋秤埃?/p>
”我忍不住問。老周推推眼鏡,仔細看了看:“確實很像你。不過這可能是巧合,
畫中人的服裝明顯是民國的,比你早多了。”他建議我做進一步的技術(shù)分析。
經(jīng)過X光掃描和顏料成分檢測,確認畫作確實出自清代,第二層畫面也是同期繪制,
并非后人添加。“這就怪了,”老周摸著下巴,“清代畫家怎么可能預知民國時期的事情,
還畫出了你的背影?”我心中的不安越來越強烈。三 湘西探秘接下來的幾天,我茶飯不思,
整天研究這幅怪畫。我用數(shù)碼相機將畫拍下來,放大每一個細節(jié),試圖找出線索。
在畫角一處不起眼的地方,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行小字:“湘西落鳳坡,酉水東轉(zhuǎn)處”。湘西?
我心中一動。歷史上湘西地區(qū)確實有獨特的喪葬文化和陵墓建筑風格。
難道畫中的陵墓真實存在?作為一個民俗學者,我的好奇心被徹底激發(fā)了。
我決定去湘西一趟,看看能否找到畫中的陵墓。向?qū)W校請了年假后,我開始了湘西之行。
落鳳坡在湘西一個偏遠的縣里,需要先坐飛機到省城,再轉(zhuǎn)長途汽車,最后還得雇當?shù)叵驅(qū)А?/p>
“您要去落鳳坡?”當?shù)叵驅(qū)犝f我的目的地后,面露難色,“那地方邪門得很,
當?shù)厝硕疾辉溉??!痹谖以偃龍猿趾图觾r下,向?qū)Р琶銖娡鈳贰?/p>
我們沿著酉水向東走了大半天,終于在日落時分到達了落鳳坡。那是一座荒山,植被稀疏,
怪石嶙峋。當爬上山頂時,我驚呆了——眼前的景象與畫中一模一樣!那座依山而建的陵墓,
那神道兩側(cè)的石人石馬,甚至連石雕臉上詭異的笑容都分毫不差!“這就是‘鬼陵’,
”向?qū)У吐曊f,“老一輩人說這里面葬的不是人,是鬼。進去的人沒有能出來的。
”我激動地拿出畫對比,確實是一模一樣。那么,畫中的地宮入口也應(yīng)該存在才對。
按照畫中提示,我在陵墓后方找到了一個隱蔽的入口,被雜草和碎石掩蓋著。
向?qū)дf什么也不愿進去,只在外面等我。四 地宮驚魂打開頭燈,我小心翼翼地走進地宮。
墓道向下延伸,兩側(cè)是精美的壁畫,描繪著各種神怪圖案和祭祀場景。走了約莫十幾米,
前方出現(xiàn)一個寬敞的墓室。讓我驚訝的是,
壁畫的內(nèi)容發(fā)生了變化——畫中出現(xiàn)了一群舉著火把的人,正沿著墓道向前走。
這不就是我那幅畫中的第二層圖像嗎?我停下腳步,仔細觀察壁畫。忽然,
我發(fā)現(xiàn)畫中人的動作似乎有些變化——他們手中的火把亮了起來?
我下意識地看了看自己手中的手電筒,又看看壁畫,
突然明白過來:壁畫上的場景正在隨著我的行動而變化!為了驗證這個猜想,
我故意舉高手電筒。果然,壁畫中為首的那個人也舉高了火把。我的心跳加速,
這超出了我的理解范圍。繼續(xù)向前走,每到一個轉(zhuǎn)彎或障礙,
壁畫上的人都會做出相應(yīng)的動作,仿佛是我的鏡像。墓道越來越深,空氣也變得渾濁起來。
終于,前方出現(xiàn)一道石門,半開著。我側(cè)身擠過去,壁畫上的人也做著同樣的動作。
門后是一間耳室,不大,中央有一個石臺。就在我踏入耳室的瞬間,
壁畫突然發(fā)生了變化——上面多出了一行血紅的字:“止步,否則見棺者死”。我嚇了一跳,
下意識地停下腳步。石臺上確實擺著一口迷你木棺,只有巴掌大小,雕刻精細。猶豫再三,
我的學術(shù)好奇心還是戰(zhàn)勝了恐懼。我慢慢走向石臺,小心地打開小棺。里面沒有骨灰,
只有一撮黑色的頭發(fā)。我疑惑地拿起頭發(fā),在燈光下仔細查看——這發(fā)質(zhì)、這顏色,
甚至那微微的自然卷,都和我自己的頭發(fā)一模一樣!我猛地摸向自己的頭頂,確認頭發(fā)還在。
那這撮頭發(fā)是怎么回事?突然,我注意到壁畫又發(fā)生了變化。
畫中那群人已經(jīng)走到了墓室盡頭,面前是一口巨大的棺材。
為首的人——那個背影酷似我的人——正伸手要去開棺。
我想起壁畫上的警告:“見棺者死”。難道這是一種詛咒?就在畫中人即將碰到棺蓋的瞬間,
我福至心靈,大喊一聲:“不要!”說也奇怪,畫中人的動作應(yīng)聲而止。
我恍然大悟——這畫是一種“鏡像咒”,畫中的人就是闖入者的替身。當替身碰到棺材時,
現(xiàn)實中的人就會遭遇不測!我緩緩后退,畫中人也跟著后退。退出耳室后,壁畫恢復了原狀,
那行血字也消失了。我不敢久留,迅速按原路返回。走出地宮時,已是黃昏時分,
向?qū)д辜钡氐仍谕饷??!澳鷽]事吧?”他看我臉色蒼白,關(guān)心地問。我搖搖頭,
什么也沒說。回頭望了一眼陵墓,那些石雕臉上的笑容似乎更加詭異了。
五 詛咒纏身回到城里,我立即去找一位研究民俗學的老友,他是湘西人,
對當?shù)氐奈仔M文化很有研究。聽完我的經(jīng)歷,他面色凝重:“你遇到的可能是‘鏡像咒’,
一種古老的守護咒術(shù)。通過將闖入者的鏡像困在畫中或壁畫中,一旦鏡像遭遇不測,
真人也會受到影響。”“但那撮頭發(fā)怎么解釋?”我問?!澳鞘侵湫g(shù)的媒介,”他解釋,
“取得被咒者的毛發(fā)或衣物,就能建立聯(lián)系。畫師可能通過某種方式預知了你的到來,
提前準備了這一切?!蔽液鋈幌肫鸸磐媸袌瞿莻€賣畫老人。他是不是知道什么?
為什么偏偏把畫賣給我?第二天我回到金陵,立即去古玩市場尋找那個老人,
但問遍市場里的人,都說沒見過這樣一個賣畫的白發(fā)老人。“老先生,長什么樣?
”一個長期擺攤的商販說,“這市場里好久沒有白發(fā)老人來擺攤了。
”我描述了一番老人的相貌特征,商販搖搖頭:“沒聽說過這樣的人。您是不是記錯了?
”我感到一陣寒意。如果老人不存在,那我是從誰手中買的畫?回到家中,
我再次研究那幅畫。在燈光下,第二層畫面中的那個背影依然清晰可見。
我忽然注意到一個之前忽略的細節(jié)——在畫中盜墓者的腰間,掛著一塊玉佩,形狀十分特殊。
我猛地想起,自己確實有一塊類似的玉佩,是祖上傳下來的,平時很少佩戴。上次戴它,
正好是去古玩市場那天!難道畫師不僅預知了我的背影,還預知了我佩戴的飾品?
六 家族秘辛為解開心中的謎團,我決定再次研究家族歷史。我祖上是湘西人,
清末才遷到金陵。難道與這座陵墓有什么關(guān)聯(lián)?翻找家族舊物時,
我發(fā)現(xiàn)了一本曾祖父的日記。曾祖父是民國時期的考古學者,曾經(jīng)在湘西進行過考古調(diào)查。
日記中記載,1923年,曾祖父組織了一支考察隊,前往湘西落鳳坡考察一座古代陵墓。
隊伍共五人,由他帶隊。讀到這里,我的心跳加快了——這與畫中盜墓者的人數(shù)相符!
繼續(xù)往下讀,日記記載了他們發(fā)現(xiàn)陵墓、進入地宮的經(jīng)過,與我的經(jīng)歷驚人相似。
但在描述到耳室見到迷你棺時,日記突然中斷了,后面幾頁被撕掉了。
日記最后一頁有一行小字:“畫中人之厄,即為鏡中我之厄。勿再探尋,否則災禍必至。
”我恍然大悟——畫中那個背影根本不是我的,而是我曾祖父的!由于我們血脈相連,
相貌相似,我才誤以為是自己的背影。而那幅畫,很可能是我曾祖父當年請人所繪,
記錄了他們探索陵墓的經(jīng)歷,并用特殊技法隱藏了第二層畫面。至于為什么會有我的細節(jié),
可能是某種超越理解的咒術(shù)力量。曾祖父顯然在陵墓中遭遇了什么,
導致他警告后人不要再探尋這個秘密。七 詛咒真相盡管有曾祖父的警告,
但學者的好奇心還是驅(qū)使我繼續(xù)研究。通過關(guān)系,我找到了曾祖父當年考察隊成員的后人。
令人驚訝的是,所有隊員都在考察結(jié)束后三年內(nèi)相繼去世,死因各異但都十分突然。
“我祖父從湘西回來后就像變了個人,”一位隊員的孫子告訴我,
“整天把自己關(guān)在房間里畫畫,畫的都是同一座陵墓。最后他是從樓上跳下去的,
死前一直喊著‘畫中人在追我’?!绷硪粋€隊員的女兒說:“父親回來后身體一直不好,
醫(yī)生查不出原因。臨終前,他緊緊抓著我的手說:‘永遠不要去看那幅畫’。
”所有這些都指向一個結(jié)論:曾祖父的考察隊在那座陵墓中遭遇了某種超自然現(xiàn)象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