九月的省城,暑氣未消,秋老虎的余威蒸騰著大地。省政府大院的梧桐樹依舊濃綠,只是葉子邊緣微微蜷曲,顯出一絲疲態(tài)。空氣里那股混合著油墨、舊木頭和權力的獨特氣味,似乎也被這悶熱粘稠的空氣裹挾著,更加凝重地壓在李正心頭。
省檢察院那棟莊嚴肅穆的大樓,在午后的陽光下投下巨大的陰影,如同匍匐的巨獸。深紅色的花崗巖外墻,冰冷的鋼窗,高懸的國徽,無不散發(fā)著一種令人窒息的威壓。李正拿著通知,隨著幾個同樣來自不同省直機關、臉上帶著初入仕途的謹慎與好奇的年輕人,在一位面無表情的工作人員引導下,穿過空曠得能聽見腳步回聲的大廳,走上鋪著暗紅色地毯的樓梯,最終停在一扇厚重的、掛著“第三會議室”銅牌的門前。
推門而入,一股混合著舊式建筑特有的灰塵味、淡淡的消毒水味和權力場所特有沉滯氣息撲面而來。會議室很大,深紅色的長條會議桌占據(jù)了中心位置,桌面光可鑒人,倒映著頭頂慘白的日光燈光。墻壁是肅穆的淺灰色,除了高懸的國徽,空無一物??諝夥路鹉塘?,帶著一種壓抑的安靜。已有十幾名青年干部提前到了,各自找了位置坐下,大多正襟危坐,目不斜視,偶爾與相熟的人交換一個謹慎的眼神。李正默默找了個靠后、不太起眼的位置坐下,目光掃過會場,最終落在主位上那個空著的座位——屬于漢東省人民檢察院副檢察長,陳巖石。
陳巖石,自從祁同偉下鄉(xiāng)后,李正感覺自己看到這個人就有些惡心。他強迫自己深呼吸,強行壓制著自己的情緒。想到今天的會議主題法治教育。他心中無聲地咀嚼著這四個字,嘴角幾乎要抑制不住地勾起一絲嘲諷。祁同偉那張鐵青的臉,那封冰冷的派遣單,巖臺鄉(xiāng)那個地圖上幾乎找不到的、只有三個編制的司法所,這一切,就是整天說著法治,在嚴格遵循法治人面前出現(xiàn)的事情。
時間一分一秒過去,會議室里落針可聞。終于,門再次被推開。
一股無形的壓力瞬間彌漫開來。所有人都下意識地挺直了腰背。
陳巖石走了進來。一身筆挺的深藍色檢察制服,肩章上的四角星花和麥穗在燈光下閃著冷硬的光澤。他身材高大,頭發(fā)花白,但梳理得一絲不茍,根根分明。國字臉,法令紋深刻如同刀刻,緊抿的嘴唇顯示出不容置疑的威嚴。最懾人的是那雙眼睛,銳利如鷹隼,緩緩掃視全場時,帶著一種久居上位者特有的、仿佛能洞穿人心的審視和壓迫感。他步履沉穩(wěn),每一步都像踏在某種無形的鼓點上,直到在主位落座。沒有寒暄,沒有開場白,他拿起面前的茶杯,呷了一口,動作帶著一種刻意的莊重。放下茶杯時,杯底與桌面發(fā)出輕微而清晰的磕碰聲。
同志們。陳巖石開口了。聲音不高,卻異常洪亮、沉穩(wěn),帶著一種金屬般的穿透力,瞬間填滿了整個寂靜的空間,在墻壁間產(chǎn)生輕微的回響。今天把大家召集到這里,目的很明確:加強青年干部的法治教育,筑牢思想根基,系好從政的第一??圩?。
他身體微微前傾,雙手按在桌面上,目光如探照燈般掃過在座的每一張年輕面孔。那眼神,銳利得讓人不敢直視。
法治是什么?
陳巖石的聲音陡然拔高,帶著一種宣講式的激情。
法治,是立國之本,是治國之重器。是維護社會公平正義的最后一道防線。我們手中的權力,是人民賦予的!行使權力,必須依法,必須公正,這是天職,是黨和人民對我們檢察人,也是對每一位手握公權的同志,最根本、最核心的要求。任何時刻,都不能動搖,一絲一毫都不能。
他停頓了一下,端起茶杯又呷了一口,似乎在積蓄力量,也似乎在觀察聽眾的反應。會議室里只有他喝水時輕微的吞咽聲和紙張翻動的窸窣聲。
但是,陳巖石放下茶杯,聲音陡然變得嚴厲起來,眼神中的銳利也化作了冰冷的鋒芒,像兩把淬毒的匕首,直刺人心。
近些年來,社會上,包括我們一些年輕同志中間,滋生蔓延著一股非常危險、非常錯誤的思想傾向,什么傾向,心浮氣躁,好高騖遠,總想著一步登天。總想著走捷徑,抄近道,為了達到個人目的,為了所謂的前程,不惜搞歪門邪道,拉關系,走后門。甚至不惜喪失原則,踐踏底線!這種行為,是對我們信仰的褻瀆。是對組織信任的背叛,是對神圣法律尊嚴的踐踏。
他的聲音越來越大,語速越來越快,帶著一種痛心疾首的憤怒。李正放在膝蓋上的手,在桌子底下悄然攥緊,指甲深深陷入掌心。他能清晰地感覺到,陳巖石的目光,如同冰冷的探針,不知道是不是知道自己跟祁同偉的關系。對方似乎有意無意地在他臉上多停留了那么零點幾秒。那目光,帶著一種居高臨下的審視和毫不掩飾的敲打意味。
組織上把優(yōu)秀的年輕同志放到基層去鍛煉,放到艱苦的地方去磨練,這是什么。
陳巖石猛地一拍桌子,發(fā)出砰的一聲悶響,震得桌上的茶杯蓋都跳了一下。
這是信任,是培養(yǎng),是淬火成鋼的熔爐。是讓你們去接地氣,去了解最真實的國情民情,去增長真本事、硬功夫。
可有些人呢?
他冷笑一聲,目光如同冰錐,就覺得基層苦、基層累,就覺得是組織虧待了他!就覺得懷才不遇,滿腹牢騷,甚至怨天尤人,這種思想,極其危險,極其要不得。
李正的心猛地一沉,一股冰冷的怒意從腳底直沖頭頂。這是在說祁同偉內,把人家發(fā)配了,還不然人抱怨兩句,看來祁同偉這是完蛋了,還想著什么跟人家女兒雙宿雙飛呢!
陳巖石繼續(xù)發(fā)威,仿佛在宣讀某種神圣的判決:年輕人,吃點苦頭算什么,摔打摔打算什么。這是福氣,是組織上對你們的愛護。這叫必要的挫折教育,是對心性的磨礪。寶劍鋒從磨礪出,梅花香自苦寒來。在基層吃點苦,受點委屈,把身上的浮躁氣、驕嬌二氣磨掉,把骨頭練硬,把心性磨穩(wěn),這對他一生的成長,都是大有益處的!這總比將來在更高的位置上,經(jīng)不起誘惑,守不住底線,栽個大跟頭,犯下不可挽回的錯誤,要強得多!強上百倍!”
他再次停頓,目光緩緩掃過全場,最后似乎又落在了李正身上,帶著一種洞悉一切的冷漠和道德上的絕對優(yōu)越感:所以,希望同志們,特別是年輕同志們,要正確看待組織的安排,要經(jīng)得起考驗。要把基層的磨練,當成一筆寶貴的人生財富,而不是怨天尤人的包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