涼水浸過的帕子敷在額頭上時,夏冬春打了個激靈,卻咬著牙沒挪開。青禾在旁邊急得直搓手:“小主!這剛?cè)胂?,延禧宮本就背陰,用這么涼的帕子捂頭,真要著涼的!”
夏冬春閉著眼哼了兩聲,聲音故意放得虛軟:“我頭沉得厲害……這樣敷著,倒還清爽些。”
她這話半真半假——方才翻來覆去想對策時,本就緊張得頭暈,這會兒被涼水一激,太陽穴突突地跳,倒真有了幾分“病著”的實感。青禾瞧她眉頭皺得緊,唇色也淡,終于不敢再勸,只蹲在床邊守著,時不時伸手探探她的額頭:“也沒發(fā)燙啊……要不奴婢換塊溫帕子?”
夏冬春心里打鼓,面上卻不敢露。裝病這事兒,最忌諱“沒憑據(jù)”。光靠臉色發(fā)白、說話虛弱可不成,宮里的人精著呢,華妃更是眼尖,萬一被看出破綻,那可不是“沒去立規(guī)矩”的罪過,是“欺瞞貴妃”——那罪名,比“一丈紅”還致命。
得有個能讓所有人都信的“憑證”。
她正琢磨著,忽然聽見自己喉嚨里涌上一陣癢意,借著這股勁兒,她側(cè)過身對著床里的痰盂,刻意咳了幾聲。這咳聲得拿捏好分寸,不能太輕顯得假,也不能太重像肺癆——就該是那種“體虛乏力、勉強憋著又忍不住”的調(diào)子,咳到最后還故意帶了點氣促。
果然,青禾更慌了:“小主還咳嗽了?這可怎么好!要不……要不奴婢還是去請?zhí)t(yī)吧?”
來了。
夏冬春心里暗松口氣,卻故意頓了頓,才慢悠悠睜開眼,帶著點“勉強”的樣子說:“這點小事……就不必驚動太醫(yī)了吧?咱們住這偏殿本就不起眼,傳出去,倒像我剛?cè)雽m就小題大做?!?/p>
這話是故意說給青禾聽的。她太清楚,像青禾這樣貼身伺候的宮女,最怕的就是主子“不懂事”——要是真因“沒請?zhí)t(yī)耽誤了身子”,或是因“裝病惹了非議”,最后挨罰的,少不了身邊人。
果然,青禾立刻搖頭:“小主說的哪里話!身子要緊??!您是正經(jīng)入宮的小主,請?zhí)t(yī)瞧病是應(yīng)當(dāng)?shù)?,誰敢說閑話?再說了,明兒還要去華妃娘娘跟前呢,要是帶著病去,沖撞了娘娘可怎么好?”
夏冬春要的就是她這話。她“猶豫”了片刻,才輕輕點了頭,聲音低得像蚊子哼:“那……你去的時候,別大張旗鼓的。就跟內(nèi)務(wù)府說,我偶感風(fēng)寒,頭暈得厲害,想請?zhí)t(yī)來悄悄瞧瞧?!?/p>
“哎!奴婢知道!”青禾應(yīng)聲就往外跑,跑了兩步又回頭,見夏冬春還歪在枕頭上咳嗽,趕緊拿過床尾的薄被給她掖了掖:“小主您再躺會兒,奴婢快去快回!”
門被輕輕帶上,屋里又剩了夏冬春一個人。她趕緊把額頭上的涼帕子扯下來,指尖摸著自己發(fā)燙的耳根——方才那番“演戲”,比她寫畢業(yè)論文答辯稿還緊張。
她扒著床頭坐起來,借著窗外透進來的光,仔細打量這屋子。說是“延禧宮偏殿”,其實就是間不大的耳房,陳設(shè)簡單得很:一張雕花床,一個梳妝臺,兩把椅子配個小方桌,墻角立著個半舊的衣柜,連窗臺上擺的瓷瓶都是素面的,沒半點描金繪彩。比起她在劇里見過的甄嬛住的碎玉軒正院,簡直是天差地別。
這也不奇怪。原主夏冬春的家世本就普通,父親只是個不大不小的京官,既沒沈眉莊家里的勢力,也沒甄嬛那樣被皇上“提前留意”的體面,剛?cè)雽m只封了個“常在”,住這樣的地方再正常不過。
可也正因如此,她才更沒底氣跟華妃硬碰硬。
沒家世沒寵信,還想在華妃面前“拔尖兒”?那不是自尋死路嗎?
夏冬春嘆了口氣,又躺回床上,把被子拉到下巴處。她得趁著青禾沒回來,再捋捋思路——等會兒太醫(yī)來了,該怎么說?
不能說自己“怕去御花園”,得說點模棱兩可又“必須靜養(yǎng)”的病癥。比如“偶感風(fēng)寒,頭暈乏力,需避風(fēng)寒靜養(yǎng)”?太醫(yī)診脈時會不會露餡?她不懂醫(yī)術(shù),只能盡量裝得虛弱些,少說話,讓太醫(yī)自己判斷……實在不行,就賭太醫(yī)不愿多事,見她氣色不好,隨便開點溫和的藥應(yīng)付過去。
正琢磨著,門外傳來青禾的聲音,帶著點急促:“劉太醫(yī),您這邊請,我們小主就在里頭躺著呢。延禧宮這路偏,讓您多走冤枉路了?!?/p>
夏冬春心里一緊,趕緊閉上眼,重新把眉頭皺起來,調(diào)整呼吸,讓自己的氣息聽起來又淺又弱。
門“吱呀”一聲開了,腳步聲由遠及近。她感覺到有人走到床邊,一股淡淡的藥味飄了過來。
“小主醒著嗎?”是個略顯蒼老的男聲,應(yīng)當(dāng)就是那劉太醫(yī)。
夏冬春沒睜眼,只輕輕“嗯”了一聲,聲音沙啞得恰到好處。
接著,一只微涼的手指搭在了她的手腕上,隔著薄薄的寢衣,能清晰地感覺到指尖的觸感。
她的心瞬間提到了嗓子眼。
賭局,這才剛開始。